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不仅是自然风景的描绘,更注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将作者情绪转化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借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东方的哲学思维,借山水观万物。所以欣赏山水画不光是感受真实的自然风景,更要体会作者寄托于山水之中的情感。此次“借山描景”摄影展展出的13位艺术家们在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传统山水绘画的表达方式,并以多元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一种当代的各自生活方式的景观。通过摄影回溯传统山水绘画,以一种新的纪实态度表达生活经历及所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观看方式的尝试。参展作品既是对过去的乡愁,及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进程的记录和发问,同时也是对当代风景摄影之边缘的新的探索。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济、文化交流上自有一套成熟的体系。然而广州的艺术生态有些特殊,民间的独立力量相对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一个更为综合的生态,而且艺术市场、资本对当代艺术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但广州同时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近几年当代影像展览增多,民营性质的独立美术馆慢慢兴起。此次“借山描景”展览主办方与艺术家们积极合作,用主观的态度摒弃了大众对具象事物传统客观的认知,呈现出悠远而现实的作品,及山水与城市景观的超现实表达。策展人将展览“借山描景”放在位于集商业和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都市中心的广州当代美术馆,希望能极大地活跃本地摄影文化气氛,并与民众产生互动链接,拓展推动广州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

展览海报

《西湖边的一棵树》 傅拥军 148x223cm 2004-2013年 摄影

《一块玻璃》 张兰坡 150x310cm 2019年 摄影

《四十座城》 秦颖 233x470cm 2015年 摄影

《城图一》 涂涂 70x230cm 2016年 宝丽来

《白说》 赵晋龙 186x150cm 2017-2018年

《偶像奇遇记》 夏晏 11x14英寸 2018年 火棉胶湿版摄影

《楚门的世界》 侯春苹 120x120cm 2018年 摄影

《归山》 颜长江 93x120cm 摄影

《川流不息》 杨泳梁 2017年 HDVideo,7'00''

《山轻》 吴小武 220x150cm 2016年 摄影

《空气AIR18-05.玻璃、夏、黄昏、南》 李天元 84x120cm 2005年 摄影

《富春山居图》 姚璐 60x180cm 2008年 数字影像
展览时间:2019-03-22 - 2019-06-23
展览城市:广东 - 广州
展览机构:广州当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就路273号
策 展 人:王庆松,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摄影艺术家,韩国综合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当代影像馆艺术总监。组织策划首届和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曾参加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作品被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盖蒂美术馆、英国V&A、日本森美术馆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和基金会收藏。
参展人员:李天元,李卓(涂涂),肖萱安,颜长江,杨泳梁